“堆老”与“惙气” 9月份是开学季,不免让我想起阿拉小辰光读书的事体。 小朋友小朋友,讲起来也算朋友,其实,天天要争争吵吵的。 记得五六十年前,同学之间吵起来,阿拉男男头骂得最多的是“堆老”,伊拉小姑娘骂得最多的是“惙气”。
百年前的街头对白 我写过一篇关于老上海歇后语的小文,很多五六十岁的老上海人都嗟叹,连他们也感到陌生。 其实,那些歇后语还算好的,至少还有下半句。 如果真的穿越到一百年前的上海滩,恐怕连很寻常的街头对话也要听不明白了。
大舞台对过 小辰光一直听大人说这样一句老上海的歇后语,叫做“大舞台对过——天晓得”。 这后半句“天晓得”,好像不能算老上海话,南北方言里都有。 比如,香港谭咏麟和北京王菲的流行歌里都有“天晓得”这个词。
“浜瓜”还是“崩瓜”? 上海人老规矩,立秋当日吃最后一次西瓜,之后不再吃。如今白露也过了,再来谈西瓜,实在是有点不合时宜。就像全球气候变暖仍坚持立秋后不吃西瓜一样的不合时宜。 前两天,网上在传一个视频帖子,是我的电台同事“动感101”的朋友做的。
白相与白相人 “白相”是一句经典的上海话。外地朋友只要学三句上海话,里面恐怕就会有一句是“白相”。 “白相”啥意思?当然是玩耍的意思了。 为啥“白相”是玩耍呢? 这就要从“白相”的“相”字说起了。 “相”就是看。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语言更是如此。“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本地闲话》。今天,你将听到的是《上海西南方言:研究上海闲话及吴语的资料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