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算法不断进步,在高性能设备和高精度模型的助力下,AI生成的声音已从过去的“一听就假”发展到如今的“真假难辨”。不少有声读物采用AI配音,读者甚至能选择模仿某个特定人的声音,这既降低了成本,也增添了趣味性。与此同时,AI声音滥用现象也时有发生。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当乐器遇到AI,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10月11日-14日举行的上海国际乐器展上,数字化、智能化音乐产品的亮相再次成为焦点。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技能、艺术欣赏能力以及音乐创作的初步意识。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音乐教育的互动性、个性化以及创新性,已成为当下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近日,音乐博主“麦田农夫”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分析,质疑知名乐队五月天在上海演唱会的音频中部分歌曲为假唱或真假混唱。12月4日,相信音乐公司发表声明称,“五月天在巡回演出中不存在任何假唱行为”,并表示正积极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开展调查工作。
中新网贵州新闻6月25日电(李明菲 廖佳)2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公布,2024年贵州省首次使用AI评卷辅助校验系统,对试卷主观题进行智能评测参考,对各学科评卷质量进行实时校验,及时发现评卷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一步确保评卷公平公正。
近日,200多名国际乐坛知名音乐人联署公开信,呼吁AI开发者、科技公司、平台和数字音乐服务商停止使用人工智能来侵犯并贬低人类艺术家的权利,具体诉求包括,停止使用AI侵犯及贬低人类艺术家的权利,要求他们承诺不开发与之相关的AI音乐生成技术等,不能拒绝向艺术家提供合理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