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4月13日电 题:中国没有陷入通缩,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必须摆到更优先位置作者 姚景源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环比下降0.3%;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5%。
据中国网7月17日消息,国新办就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的现象,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图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大楼(发)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
央视网消息:今天(5月16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针对备受关注的近期物价走势,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国家统计局介绍,今年以来,CPI走低主要是一些阶段性因素影响。
据新华社电 针对今年以来物价涨幅持续走低,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8日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货紧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付凌晖表示,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保持温和上涨。从货币供应量来看,3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12.
南都讯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悉,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7%,几乎同比持平,PPI同比下降5.4%,是否意味着通货紧缩将至?
#头条创作挑战赛#首先,我们来看看通缩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成为一个问题。通缩的定义是指一段时间内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持续下降。通缩可能会导致经济活动减少,消费者和企业推迟购买和投资,从而降低需求和产出。通缩还会增加债务负担,因为债务的实际价值会随着价格下降而上升。
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最近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走入通缩的讨论比较多。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保持温和上涨。
经济数据出来了这么多天,满朝文武为何支支吾吾不发一言?近期所有的经济学家都选择了闭嘴,看着8月年底新高0.6%的CPI我实在是太想说话了。先说结论:第一次有高官在公开场合谈论通缩这个犯忌讳的话题,以我们一贯的作风,这个问题基本上就是要解决了,所以才会安排人来吹风。
中新社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 庞无忌 陈溯)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5.4%。这是否意味着通货紧缩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