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名片 叶辛,1949年出生于上海,在贵州插队、工作了21年后才回沪。 他创作的《蹉跎岁月》、《孽债》、《客过亭》被称为“知青三部曲”,刻画了一代人的人生和命运轨迹。 他的多部长篇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据报道,1995年在上海电视台首播《孽债》,几乎可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叶辛于1969年从上海市到贵州省砂锅寨插队落户,19岁的他从此与贵州这片土地“同呼吸共命运”。在砂锅寨,叶辛完成了《高高的苗岭》和《蹉跎岁月》两部小说。后来他又加入湘黔铁路建设大军。教书、劳动和写作,催生了叶辛的作家梦。
茅台集团保健酒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开馥主持讲座,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范庆华,党委副书记杨盛勇,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帅承举、姚晓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周辉,叶辛夫人王淑君,文化策划人、天下贵州人俱乐部秘书长刘学文,北京贵州商会理事、自媒体人胡朝阳出席。
作家叶辛“回来”了,回到了读者、观众印象中最熟悉的领域——10月13日,上游新闻记者从作家出版社获悉,这位曾经凭借《孽债》《蹉跎岁月》等现实主义婚恋题材小说火遍全国的著名作家,推出了自己的最新一部长篇小说:《婚殇》。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程曦)“我想通过小说告诉读者,不要忽视了我们中国两亿九千万的打工群体。他们进城打工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改善过去贫穷的命运,是生存的需求,但实际上他们也有生活需求或者说爱情的需求、温暖家庭的需求。
上海作家叶辛是真正的知青作家,在贵州插队,边当知青,边写作,其人生经历,非常励志。我手头的这本«蹉跎岁月»,是馆藏书,建筑公司工程队工会的书,借来借去的,没见谁圈圈点点,但后边有几十页皱皱巴巴,边角卷折,品相就差了许多。
2月28日下午,知名作家叶辛的新作《晚秋情事》在位于闵行区的海派艺术馆首发,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感慨,叶辛的创作有三点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创作力特别旺盛、持久,二是不断走进人民大众,三是在知青题材上不断出彩出新。
从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孽债》到短篇小说集《一棵树旅舍》,知青的情感生活是他关注且擅长的,在他笔下创造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中慕容支般的拯救者、《孽债》中马俊超般的自私者、《客过亭》中的忏悔者等人物形象。
“《晚秋情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青文学。我只是想努力呈现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能够探进人心的中年人爱情故事。”2月28日,在闵行区海派艺术馆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作家叶辛对澎湃新闻记者这样阐述他的最新长篇小说。叶辛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叶辛一直被认为是知青文学的开拓者之一。
1月8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出版社组织的2023年度好书专家评选会在北京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举行。作家出版社2023年度好书专家评选会现场。 作家出版社供图本次好书评选活动,旨在展示作家出版社2023年度优秀图书,推动精品出版,为读者推荐精品图书。
叶辛接受天眼新闻专访。(吴蔚 拍摄制作)叶辛在“叶辛好花红书院”。金秋硕果盈满枝,枫叶经霜红愈艳。10月底,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办、黔南州委宣传部协办的“叶辛与贵州”作品研讨会、叶辛荔波文学院揭幕及采风活动,成为叶辛贵州感情卷帙的重要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