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回北京,人心慌乱,内外汹汹,一时之间,大局俨然有崩溃之虞。对此,《明史本纪第十一》记载道:“正统十四年秋八月,英宗北狩,皇太后命王监国。丙寅,移通州粮入京师。徵两畿、山东、河南备倭运粮诸军入卫,召宁阳侯陈懋帅师还。”
现在有些老北京文化已经濒临灭绝,甚至比大熊猫还濒危,老北京文化的传承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世居北京四百年的赵振华老师,研究北京文化多年,去年年初以来赵老师坚持每周六晚上八点到九点,在“旧京图说”读者群中,为网友讲北京文化。
自古就有文死谏,武死战的说法,文臣武将,各司其职,即便是重文轻武的两宋时期,文臣最多也就是有节制武官的权力,真到了两军阵前,攻杀战守,排兵布阵,都还是武将说了算,可是到了有明一朝,开始了文官掌兵符的时代,而且文官带兵打仗还不是一个,前赴后继的有许多,但是要说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应该就是敢于日月争辉的于谦,于少保。
国之栋梁于谦朱祁镇御驾亲征,兵败土木堡。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率大军北上伐元,一路轰轰烈烈打进北京,元朝残余势力败退草原,此后明朝大将蓝玉北出长城,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至此长城内外,大明帝国再无敌手,汉民族在被异族奴役近百年后,终于重夺江山。
1449年七月,瓦刺部因对明朝赏赐的不满,悍然发动入侵,此时正值年轻气盛的正统帝朱祁镇和野心勃勃的宦官王振主政,同样咽不下这口气,真给你脸了,于是打着效仿先祖永乐帝朱棣,六征漠北的旗号,征调京城附近约二十万人马,亲征瓦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