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通讯员 费志清 王晓珊武汉将持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年内开工老旧小区239个,改造200余个,完成适老化改造1万户……城市更新,从老旧街区到搁置工厂,从历史建筑到公共绿地,通过改造物理空间,复兴社会文化精神,让城市焕发新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汉12月5日电 (张昊 王梦媛)拥有114年历史的武汉巴公房子5日迎来焕新——武汉风貌巴公邸酒店正式亮相。作为“老汉口”历史风貌区改造的重点项目,“摇身一变”的巴公房子是武汉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计划的又一缩影,让这座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焕发出新的魅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3年《武汉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出台,全市未来3-5年将按照“成片推进、单元更新”的总体思路,打造一批体现武汉特色、代表武汉水平的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持续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
黑泥湖侧路海绵化改造效果图。走在湖北武汉市江岸区黑泥湖侧路之上,笔者发现这里在短短数月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沿线道路崭新宽阔,人行道铺装别具一格,路侧绿色植被生机勃勃,与周边的建筑相得益彰,处处诠释着江岸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匠心独运。
2月13日,武汉市长江二桥汉口岸黄浦大街立交桥下空间改造项目正式亮相,曾经的“灰色地带”焕新为集“护学空间+智慧停车+休闲市集”为一体的多元空间,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该项目由武汉市城管执法委统筹组织、市城投集团(城运公司)投资实施,为全市桥下空间整治与功能升级提供了样板。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通讯员 李玉华11月2日,以“历史街区保护理念和实践”为主题,2024武汉“设计日”城市治理国际研讨会(创意咖啡国际对谈)在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普兰宁文创中心举行。
极目新闻记者 刘闪通讯员 高卓 崔国军 朱浩然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将台阶改造为平缓坡道,在公共场所增设无障碍指示牌,在地铁列车和站台间架起无障碍渡板、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在武汉,无障碍环境建设正逐渐融入生活、深入人心,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