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单八将,好汉可能只有三条半,至于这三条半好汉是鲁智深、武松、史进、石秀,还是林冲、朱仝、燕青、李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且每种看法都有道理,争论起来也没有意思: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看水浒,也可以有各自的见解,就是把李逵和王英当好汉,也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
武松以为他死了,马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出清河县,投奔沧州小旋风柴进府上来躲灾避难。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一个人在躲灾避难时,一定会行事低调,谨小慎微。而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柴进府上收留了武松,武松应该与府上的庄客保持友好关系,至少不应该去得罪他们。武松偏偏不走寻常路。那时候,武松头上还没有“打虎英雄”的光环,就是一名到处闯祸的“问题少年”。
#头条首发大赛#说到聊城阳谷县,大多数人一定会立刻想到武松。在民间,武松是英雄的代名词。武松是多少小孩子追慕的理想人格,我小时候也不例外。前几天去聊城阳谷县,夜走一趟狮子楼,才发现,现在的我对武松的理解,与童年武松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判若两人了。
在水浒中有很多情节,描写得都比较隐喻,比如在十字坡时,当武松抱住孙二娘,把孙二娘放翻在地,孙二娘的丈夫孙青为什么不帮忙,如果张青没有及时赶到,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一身正气的武松,在十字坡之后就变得这么坏了?
武松仗着自己的武功,有点喜欢吹牛的习惯。景阳冈打虎和醉打蒋门神都是自己心里没底气,又吹出去了,话收不回来怕丢面子,借着酒性发挥才能战胜对手,如果他不喝酒会不会早就被老虎吃了?或者他不用醉拳根本就打不过蒋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