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陨石的定义陨石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陨石是从宇宙空间坠落到地球的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产生高温高压,使其表面融化,形成熔融体。当熔融体冷却后,就形成了陨石。
位列六经的《春秋》,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看不上,斥之为“断烂朝报”——残缺不全的文件。《墨子》里提到过“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就是指周朝、燕国、宋国、齐国都有自己的史书,都叫春秋。
宇宙洪荒,天地玄黄,混沌初成,它们带着飘洒的尾巴从神秘的浩瀚太空穿越而来,当中的一部分离开了母体的束缚,燃起熊熊的火焰,承载在古外文明偏离原先的轨迹化作流星,掠过落地为石。烟波浩海的古书把它们记载成:来自天神的礼物。
《文学的邀约》格非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本书所讨论的问题,除了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叙事和修辞之外,亦论及一般文学现象,尤其是文学及其功能的历史演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经验与想象、作者及其意图、时间与空间、语言与修辞。
如l989年3月23日,一颗相当于几千颗广岛原子弹威力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它的下次光临,是2015年,到时是否相撞,只能由事实去证明,但是我们不能让过去的悲剧重演,坐以待毙,让我们抓紧一切时间,去了解它,征服它直至利用它。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
恶星灾之 灾星就会降灾给他 恶星灾之(灾星就会降灾给他) “恶星”,掌人间一切灾祸厄难之神。人生世上,日日节节,皆属星光主摄。恶人心常昏暗,黑气上冲,以恶召恶,故煞曜[1]临而灾之也。若善人,性体光明,则恶氛退散,避之且恐不速,而况灾之乎?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