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比传统开放手术、腔镜更快速康复的优势,又能达到与传统开放手术、腔镜手术一致性的手术治疗预后。随着手术机器人系统不断应用于临床辅助外科医生开展精准手术,越来越多患者从这一外科新技术中获益。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举办2023年度“致敬卓越”规范化微创外科治疗手术直播周活动。
他指出,绝大多数疾病或大脑问题,都可以通过Neuralink的脑机接口来解决,“如果你把大脑想象成一台电脑,一块电路板或之类的东西,如果说,给你一块电路板,它有些短路,或者缺失一些应该存在的电路,如果包括一些不应该存在的电路,这些问题我们都能修复。”
“现在我们周六、周日都在做,但即便这样,起码还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没有机会接受机器人手术。”在近日举行的“2021年东方国际肾癌高峰论坛”间隙,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林辉教授这样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11月23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已新编制发布的17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进行解读。在放射检查、超声检查、康复类项目中设立“人工智能辅助”扩展项。这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首次被纳入国家医保局价格立项。这是否意味着AI诊断要收费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从人类控制机器到机器自己决策,AI执掌手术刀,数字医疗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前两天,广东一位医学博主的帖子引发了热议。他说,他的一个患者向人工智能大模型“问诊”之后,回来质疑他的治疗方案。这位医学博主自己又查了一遍指南,才发现原来指南真的更新了。
11月21日,2024年“湘智兴湘”“校友回湘”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路演活动在长沙举行。在现场,湖南见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吴长钰接受了采访。吴长钰,来自湖北随州,毕业于湖南大学,现定居长沙,他的公司正致力于手术定位装置与手术机器人的研发。
江苏常州一医保服务站。 IC供图 11月23日下午,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话题。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是医疗机构提供诊疗服务的计价单元,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也包括各种检查检验费,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