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进一步统筹落实居住类城市更新工作,逐步健全我市“1+N+X”城市更新制度体系,根据《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关于开展危旧楼房改建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危旧楼房改建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危旧楼房改建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编制《危旧住宅楼拆除重建技术导引》,进一步明确危旧住宅楼拆除重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标准和实施要求,指导实施主体在符合现行规定的前提下解决突破难点问题,研究扩大危旧楼房改建试点覆盖范围,旨在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适度改善居住条件,加快推动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导引》提出,危旧住宅楼拆除重建项目可在不增加原有居民户数的原则上,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适当增加建筑规模,并把机动车位、市政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设计合理融入拆除重建项目中,补充公共服务配套及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5月23日,记者从昌平区获悉,位于昌平区城北街道的南环里甲25号楼结束了66年的“服务生涯”,在“危旧楼房改造”政策支持下,这栋已风雨飘摇的老楼将“原地换新家”。据悉,南环里甲25号楼建成于1958年,由于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落后,存在安全隐患。
新京报讯 据“密云融媒”微信公众号,密云区首批5栋危旧楼改造工程进展顺利,5月底将基本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在位于花园小区西口处的建筑围挡内,两栋崭新的住宅楼拔地而起。施工现场,工人正配合吊车等大型机械紧张忙碌。
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曾被鉴定为D级危房,居住安全隐患亟待解决,居住品质亟待提升。作为西城区首个危旧楼“原拆原建”项目,也是北京市首个整楼居民均为产权主体的试点项目,这栋将近50年楼龄的居民楼从隐患重重到安全踏实,从“老迈”到“年轻态”,仅用时三个月,居民们为北京速度点赞。
长辛店老街今年年底开街,北京首个“原拆原建+平房上楼”项目封顶……9月27日,“策划·焕新”北京城市更新政策发布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丰台区城市更新合作发展论坛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丰台区将推进82个城市更新项目,涉及投资104.5亿元。
一场关乎1.2亿人的居住革命,正在中国城市里悄然铺开。2025年3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一场关乎亿万百姓生活的重大决策正式公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宣布,全国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将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
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街道红土店南里1号楼建于1958年,已经是66岁的老楼。楼里居住条件差,安全隐患突出,旧楼改建工作迫在眉睫。尽管已沟通了4个月,居民签约率依旧没有达到100%。“上哪儿去弄钱,你印钞也得有个时间”“我就让它烂在这儿,我也不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房子的裂缝消失了,一直悬在北京市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居民心里的大石头也随之安全落下。明亮的客厅,便利的无障碍设施,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子,居民靳桂莲感慨,“小区重建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居住环境,更是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态度,是我们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2025年的《计划报告》提出,锚定“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目标,优化实施路径,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再造城市更新审批流程,在建筑规模统筹平衡、空间功能复合兼容等方面创新政策机制和审批方式,推动落实一批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