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道破!学生之间,首先要做的是合作,而不是无序竞争。近些年来,随着教育越来越内卷化,升学的激烈竞争,直接导致很多学生,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太多的无序竞争中。无序竞争在这个人人都喊着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的时代,择优标准很多时候都是,唯分数论成败,论进名校为英雄。
2024年1月24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专题会议“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增进民生福祉办好民生实事”举行。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姜雪峰就近年来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内卷”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纵览新闻评论员 刘玉婧“人的一生,教育如果是万米赛跑,你读到高中才跑了一百米吧。你怎么认定,这些人将来就是胜出者……”近日,在《十三邀》访谈节目中,对话北京大学教授林小英的视频引发社会热议,不少关于教育的“金句”在网络传播,让人们再次关注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在一个大的影院里面,大家开始是坐在各自座位上看电影,而且都可以看到屏幕的位置.但突然前面有一个观众站了起来,这样后面观众的视线就被遮挡住了,后面的观众也开始相继站了起来,于是更多的人被迫站起来看电影,甚至导致整个影院的人都站了起来,坐票实际上变成了站票,结果是所有人都变得很累,但观影的效果跟所有人都坐着时差不多甚至更差.“教育内卷”就是这样一种情形,前面的人补两门,后面补三门,逐步加码.教师和家长不断投入教育教学的劳动和压力,但是学生的成绩却没有因此而提高,水平还是原地踏步,学生的焦虑反而增加了。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最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在一期访谈节目中的言论,引发了广泛争议,相关视频在朋友圈里刷屏。在这期节目中,当一名学生问“国内教育是否真的太卷了”,林小英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她还对当前的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在当前的社会中,教育内卷并没有因为教培双减而降温,反而变得更加激烈。这种激烈的程度甚至让一些人产生了教培双减背后有阴谋的荒谬想法。事实上,这种想法是极其可笑的。教培双减的原因是因为教培产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个毒瘤产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鸡娃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来源:中国教师报】新的一年,我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停下来,卸掉那些毫无意义的重负,做一个不内卷的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轻装前行。来源 | 中国教师报作者 | 张飞 安徽省临泉县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倏忽,又是一年,2024的脚步逐渐走远,2025的大门即将打开。
空闲的时候聊聊教育,分享育儿故事在编辑部是常有的事,有的故事啼笑皆非,有的故事则让人五味杂陈,其中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同事孩子的同学,每周一到周六都是出了校门就去辅导班或兴趣班,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迷惑之处是,这样的童年在这个孩子眼中很正常“大家不是都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