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发布了2023年度浙江省产粮大县榜单。浙江省内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且总产量在2亿斤以上的25个县(市、区)获“产粮大县”称号,嘉兴五县(市)两区均榜上有名。
记者从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月22日召开的“自治区涉农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和农业生产助推品种技术”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新疆公布了2024年产粮大县、棉花优势产区和农业生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等有关情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吉林,地处世界的“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多年居全国之首,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 。2023年吉林省粮食喜获丰收,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837.3亿斤,全国排名第四位。
近日,在河北省第一产粮大县宁晋县,逾93万亩小麦开镰收割。宁晋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北第一产粮大县,小麦播种面积达93万亩,玉米播种面积达97万亩,连续多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0万吨以上。目前,该县已调配各类农机1万余台,预计6月16日左右,麦收工作全部结束,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嗡、嗡、嗡……”6月7日,宜丰县天宝乡辛会村,刘港正在操作无人机,为早稻田喷洒农药。“这些后生种田,上得了天,下得了地,真是了得!”当地种粮“老把式”夸赞道。刘港是一名“95后”,也是辛会村最早开植保无人机的年轻人,以前在家帮父亲种田,忙完农活就外出务工。
近日,内蒙古兴安盟,收割机收割谷子。秋季来临,素有“中国超级产粮大县”之称的突泉县迎来丰收季,5.32万亩谷子率先开镰收割,农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在田间忙碌着,谷子地里一派繁忙。曾令刚 摄 近日,内蒙古兴安盟,大型收割机在谷子地里来回穿梭。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记者 田理)昌图县是辽宁省产粮大县,粮食年产量稳定在50亿斤左右,也是全国知名的大粮仓。近年来,昌图县积极推广应用各项农业新技术,为农业生产装上“智慧大脑”。远程监控、北斗卫星、无人驾驶……一项项时髦的科技来到乡村田间,成为农民生活中新伙伴。
中新网兴安盟8月2日电 题:“中国超级产粮大县”秀科技:“慧”种地、扩粮仓中新网记者 张玮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年,“中国超级产粮大县”——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共种植水稻面积2万亩,目前,水稻病虫害防治、除草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当前,安徽产粮大县——淮南市寿县173.6万亩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为保障夏粮丰收,寿县农机部门组织了5500台联合收割机、7000台大中型拖拉机以及430台粮食烘干机等多种农业机械投入到“三夏”会战中。目前,当地小麦收割已自南向北全面展开。
近日,省财政厅下发《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财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的通知》,射阳县荣获全国超级产粮大县,这也是射阳县连续15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和奖励。射阳县地处江苏沿海中部,因射阳河得名,素有“黄海明珠”“丹鹤故乡”美誉。
来源:经济参考报 自10月上旬起,在全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水稻已开始大面积收获。有人形象地说,全国每九碗饭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秋收时节,记者走进黑龙江省“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五常市、“石板大米”产地宁安市、三江平原腹地宝清县三个代表性水稻产区,感受一碗好大米的耕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