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期,不少人遭遇了“共享屏幕”类诈骗。在这类诈骗案件中,骗子一般先是假冒警察、法官或者银行员工等身份,骗取受害人信任,要求受害人下载某些常见或特定的会议类App,以协助为名,骗受害人打开共享屏幕,伺机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账号密码等财产信息。
注意了!又有多起针对学生群体的共享屏幕诈骗案件发生!不法分子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实施诈骗给学生及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增强防骗意识,提高防骗能力一起来看↓↓↓01典型案例18岁高中生二手平台购号被骗18岁高中生在某二手平台支付260元买游戏账号,但未收到账号。
记者 闫丽君12月20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近年来被诈骗分子频繁使用在冒充公检法、客服退款等诈骗类型中的“屏幕共享”功能以及新型诈骗手段,烟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于庆喜进行了提醒。
最近一种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受到关注——“共享屏幕”诈骗。所谓“共享屏幕”,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电脑或移动设备,比如手机之间共用一个屏幕。当两部手机之间开启“共享屏幕”功能时,操作其中一部手机,另一部手机会呈现出一模一样的屏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