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国家文物局9日发布,意大利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本次返还是在中意两国政府关于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双边协定框架下开展的一次成功合作。2022年10月和2024年4月,意大利文物宪兵分别向我国通报3件和53件其查获的疑似中国文物信息。
界面新闻记者 | 蔡星卓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3月4日凌晨,国家文物局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接收其向我国返还的41件文物艺术品,其中包括铜摇钱树和陶座、素面陶鬲、陶说唱俑等,种类涵盖陶器、玉器、青铜器、佛造像、画像砖及藏传佛教文物等。
7月27日,在第3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博研究院副院长霍宏伟讲述了昭陵两骏望长安——追寻国宝流失的故事,并进行了《望长安: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故事》新书分享会。“我在国外看到那么多中国文物,没法把它们带回来。
见习记者 胡玲玲 济南综合报道当地时间4月17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接收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向我国返还的38件文物。经专家初步鉴定,大部分为明清时期我国藏传佛教文物,今年3月被美方缴获。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于昨天(8日)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新增了对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的条款。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第八十一条:国家加强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国际合作。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铜摇钱树和陶座、素面陶鬲、陶说唱俑……北京时间3月4日凌晨,国家文物局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接收其向我国返还的41件文物艺术品。经初步鉴定,该批文物艺术品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类别丰富、工艺精湛,属于非法出境的中国文物艺术品。
来源:人民日报纹样精美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反映当时审美的汉代、唐代陶俑,栩栩如生的元代陶兽……11月8日,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自意大利回归祖国,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合作的一个生动案例。文运连着国运,文物流失多发生在国家孱弱时。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应妮)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不仅明确了中国开展文物追索返还的工作机制,还增加了对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的条款。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第八十一条包括两款。
国家文物局发出《关于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拍卖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事的声明》:声明如下:国家文物局在得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即将于4月11日拍卖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后,通过多种渠道与该行进行沟通,要求其遵守国际公约精神与职业道德准则,尊重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与民族情感,终止对上述
一则“西周青铜器‘虎蓥(音yíng)’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今天下午,国家文物局发表最新声明,呼吁共同抵制疑似非法流失文物拍卖……圆明园承载着中国人沉重的历史情感,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圆明园文物,每一件都牵动着国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