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基础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的要求,这使金融监管机构的“长牙带刺”进一步强化。
中新经纬2月7日电 (谢婧雯)近日,有农商银行发布公告,最新1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为1.75%,而2年期利率却为1.45%,并且其3年期、5年期利率也出现了倒挂情况。存款利率是存款的“价格”。一般情况下,存款期限越长,存款利率越高。
面对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行“大考”,调整经济假设成为上市险企普遍的选择。2023年,A股5大上市险企集体下调寿险经济假设,投资收益率假设均下调到4.5%,风险贴现率假设下调到8%至9.5%区间,而上一次的普遍调整则是在7年前。
本报记者 郝亚娟 王柯瑾 上海 北京报道“存得越久利息越少”的现象,正成为银行业的“新常态”。招商银行APP显示,某存款产品1年期利率为1.60%,而存5年显示的利率为1.55%。这意味着,存1年反而比存5年更加划算。一般来讲,定期存款的期限越长,利率越高。
◎记者 黄坤日前,山西某农商行储户纪女士发现一年期存款利率1.75%竟比两年期1.45%高出30个基点。存两年不如存一年?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近期有多家区域性银行调整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出现一年期与两年期存款利率持平或“倒挂”。
中新社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夏宾 庞无忌)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24日在北京出席发布会时说,前期国债利率下行,有中国央行通过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的因素,也有前期政府债券发行供给偏慢的因素,还有一些是中小市场金融机构风险意识淡薄、推波助澜、羊群效应的因素等。
银行业保险业最新监管指标数据近日出炉。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3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977亿元;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季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去年四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44.
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下称“报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报告》共设有十六个专栏和四个专题,谈及了存款保险、利差损、影子银行监管、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等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崔文静 北京报道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及时发现上市公司异常行为,方能更好完善市场生态。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证监局局长牛雪峰带来相关建议,他主要关注强化数据归集共享,健全上市公司异常线索发现机制等议题。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9日讯(记者 马常艳)6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金融监管蓝皮书: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