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全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150万辆,平均每4人就有一辆。但随之而来的是,停放与充电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存在着安全隐患。2022年,惠州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122起;2023年72起;今年以来已发生50余起。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郑少敏图/通讯员提供近日,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村打响广州城中村禁停电动车的“第一枪”。根据三元里经济联社发布的《关于对提前将电动车移至村外的奖励通告》(以下简称《通告》),5月16日0时后,对仍未自主移至村外的车辆进行有序清理。
电动自行车频频自燃引发火灾,安全管理如何再规范?电动自行车因经济、便捷等特点,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成为快递、外卖等行业的必备生产工具。但同时,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原因,引发的火灾事故屡见报端,特别是室内充电引发的火灾时常造成人员伤亡,安全隐患日益突出。
来源:【云新闻】为进一步加强电动车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电动车消防安全事故发生。近日,昆明市官渡区太和街道前卫路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通过“宣传先行、集中排查、规范管理、充电桩安装”等措施,集中在辖区开展电动车违规停放及充电专项整治,收到良好效果。在整治工作中,社区宣传先行。
5月16日零时起,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村,成为全市首个禁停电动车的城中村。所有电动车及五类车不允许进入村内,停放、外卖、快递、燃气、粮油等生活必需品,配送电动车则被特许在规定时间内,登记后限时通行即停即走。
行走在振明路上天虹超市附近道路两侧电动自行车停放整齐在路上骑行电动自行车的市民皆佩戴好安全头盔红灯亮起,斑马线前一辆辆电动自行车自觉停下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这是公明街道实施智慧化管控电动自行车行动 卓有成效的生动缩影作为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核心承载区、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茅
5月11日晚,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经济联社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电动车管理的通告》:自2024年5月16日0时起,所有电动车及五类车禁止入村停放,如有需要可骑行共享单车接驳入村。外卖、快递、燃气、粮油等生活必需品配送电动车每天6时至24时,登记后可入村通行并限时离村。
“我也怕电瓶车充电有危险,但是送快递需要用电动车,没有充电的地方我只能自己拉线了。”在快递员小王的家中,两根长长的电线从二楼“飞”了下来,小王说类似的情况在村里并不少见。闵行区大部分农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农村自建房是不少新市民、青年人来上海打拼奋斗的落脚点。
一个多月前,一纸“电动车禁停”通告将广州市白云区城中村三元里推上舆论风口浪尖。通告宣称,自5月16日0时起,所有电动自行车及五类车将不再允许进入该村内停放,以减少潜在风险。仅外卖、快递、燃气及粮油等生活必需品配送电动自行车,被特许在登记后限时通行,且必须即停即走。三元里社区大门。
5月14日早上,三元里经济联社居民赵先生在三元里联社六号门岗完成了电动车提前移出村外的登记。看着被喷上“三1”的字样的电动车,赵先生皱了皱眉头,因为这意味着他再也不能骑着电动车直接从外面回到家楼下停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