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网7月20日电 (记者 董静潘一侨)7月18日,“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团”走进吉林四平,在二人转之乡梨树县体验吉林民间传统曲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根植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的二人转,以其历史悠远的文化传承,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活跃在白山松水之间。
国庆假期,除了出门旅游,在印象黄河公园的双塔书场,听一曲苏北大鼓也成为不少市民的热门选择。 双塔书场鼓声、铜板声不断,苏北大鼓传承人胡博正为大家生动演绎《八美图之山堂馆》,曲折的情节、生动的语言,市民们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曲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了传承和发扬曲艺艺术,日前,安亭学区青少年曲艺培训班在同济黄渡小学开班,邀请上海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故事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震良作为导师,为学员授课。“故事能打动人,靠的就是真实。
中新网天津5月20日电 题: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名流茶馆 感受天津曲艺魅力作者 张少宣 崔景圣“狗不理的包子,馋得我别提啦,耳朵眼儿的大炸糕十八街麻花……”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副总编辑任雪冬听完天津名流茶馆的曲艺演出后,在回程路上也即兴表演了一段快板书。
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王钒颖 陆璐璐 丰慧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5月15日下午,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财政局主办,西安演艺集团说唱艺术团参与演出的“2024年西安市灞桥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官厅
日前,第十一届中国曲艺节在四川乐山举办。本届曲艺节共有50多个南北特色曲种、100多个曲艺节目亮相,为观众呈现了相声、京韵大鼓、陕北说书、福建南音、苏州评弹、二人转等不同曲艺形式的风采。回味曲艺节上的节目,那些笑点、看点、美点让人不禁思考:曲艺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曲艺飞扬青春,艺术魅力无垠。作为“湾区潮起好扬帆”——2024粤港澳大湾区曲艺艺术周的重要活动之一,11月17日—18日,首届广东省大学生曲艺邀请赛在肇庆举行,22支队伍齐聚肇庆学院,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曲艺人才同台竞技,展现青春靓丽风采,共绽曲艺国粹魅力。
中新社青岛2月10日电 题:中国传统曲艺如何传承与创新?——专访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作者 胡耀杰 王宇轩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评书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自幼与曲艺结下深厚情缘。她有着60余载的艺术生涯,成就丰硕。
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 王思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西安演艺集团说唱艺术团走进灞桥区东城第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专场演出活动。
在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长治赛区)的热烈氛围中,我们见证了曲艺艺术的一次华丽蜕变。大赛不仅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名家新秀,更让我们看到了年轻势力在曲艺领域中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在长治这片曲艺的沃土上,年轻势力正逐渐成为引领曲艺新篇章的主力军。
12月14日,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柑子镇桅子村的李准文化陈列馆内,时不时有村民在“曲艺舞台”上比唱几句,还有不少村民围坐一起谈论李准的故事。李准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曾率兵舰巡视南海,重申主权。而柑子镇桅子村则是其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