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 平安聚焦□ 本报记者 张昊今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以下简称大模型)。这是最高法积极探索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司法赋能,推动人工智能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9日电(刘典 许婧)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智慧法院研究院、人民法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研究基地、上海市法学会公司法务研究会联合承办的“生成式法律大模型专题研讨会”15日举行。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年9月,由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全栈自研的“元法大模型”顺利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上线备案,成为目前国内首个获得国家主管部门备案审查的法律垂直领域AI大模型。
·蚂蚁集团启动大模型伦理共建计划,采用国家法律法规数据作为训练资料,提供给大模型学习,已在前期共建了超过150个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相关的语料库。人工智能在快速迭代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伦理和治理带来挑战。9月8日上午,外滩大会“AI科技伦理”见解论坛在上海举行。
ChatGPT引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热潮,正在向各个行业领域渗透。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创立的企业发布了劳动法、家事法AI大模型“法拉拉”。公众和法律专业人士都可通过微信公众号“AI语炎智能”,向它提出我国法律下的劳动人事和婚姻家事领域问题,获得免费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