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喊罢“唱空城”、拈轻怕重“做样子”、撸起袖子“一边看”、遇到难题“绕道走”……前不久,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8名“躺平式”干部被调整。11月16日,麻章区出台《关于实行领导干部履职表现辨才治庸方案(试行)》。《方案》突出以事察人、以事辨人,给实干者亮“绿灯”,给躺平者亮“黄灯”。
漫画/陈乔近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全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工作,并召开专项整治业务工作培训会,围绕“躺平式”干部的具体表现和危害及如何推进专项整治等内容进行现场解答。
8月21日,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刊发了题为《给“实干家”“太平官”画像,云南向“躺平式”干部亮剑》的重要文章,展示了云南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向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的“躺平式”干部“亮剑”的重大举措和工作进展。
作者:次里永初“躺平族”一词最初源于网络,指部分年轻人在竞争环境中,放弃努力和奋斗,以“躺平”姿态消极面对各种困难挑战,不愿奋斗,逃避挑战。而“躺平式干部”就是指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实干不担当、对工作被动应付的干部。
延伸到公务员队伍,我们少数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也存在这种“躺平”心态,某种程度上存有吃苦精神虚、工作能力虚、成绩成效虚、责任担当虚等现象,活力不充沛、棱角不分明、绩效不显著,缺乏担当精神、开拓精神、进取精神,这对于我们的事业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 相关阅读公职人员到企业办理公务,能不能在企业吃饭?丨条例问答⑤党员干部在日常交往中,哪些饭可以吃?哪些要慎吃?丨条例问答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是什么?丨条例问答③什么是“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丨条例问答②正常人情往来与违纪行为,如何区分?
兔年春晚的一出小品,让“躺平式干部”上了热搜,在逗笑全国观众的同时激发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共鸣。现实中,少数信奉“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躺平式干部”,看似小白兔般“人畜无害”,实则不仅带坏了党风政风,更导致工作无法执行、政策难以落实,最终殃及人民福祉,应当严厉惩戒,树立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