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后躺着养”是一种医学“常识”甚至此观念影响着很多患者的就诊选择在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这已经成为一种陈旧的观念 老人不幸摔骨折,髋关节置换12小时后恢复行走不久前,70岁的梁奶奶(化名)不慎跌倒致左腿股骨颈骨折,当即出现左髋部剧烈疼痛、无法站立及活
驻报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 邢小宝近日,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骨科三病区成功为一位7旬老人实施了“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病人功能恢复满意,疼痛症状缓解,行走自由。患者夏女士,双侧髋关节疼痛一年余,到该院西院区骨科三病区就诊。
11月9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Mako关节机器人全髋关节置换4.0系统正式推出,该系统利用3D建模实现个性化手术规划,提高手术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恢复。同时,新上市的MDM双动髋臼内衬能够降低髋关节脱位的风险,增强手术效果。
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是关节外科领域最具难度及挑战的手术之一。随着髋关节置换的广泛开展,髋关节翻修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近期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二十三病室(关节外科)团队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金属垫块技术,成功为一位老年患者完成髋关节假体翻修。
前言背景介绍: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比较常见的骨折之一,也被称为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骨折。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先选择手术治疗。对于身体情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者,则采用保守治疗。然而,手术后的疼痛管理一直被医生和患者所关注。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5日讯(通讯员 王云)4月27日,79岁高龄的蒋奶奶不慎在家门口行走时摔倒,动弹不得,家属赶紧将她送入宁远县人民医院就诊。经紧急查体,蒋奶奶被确诊为左侧股骨颈骨折。
(手术现场)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阳颖)近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一偏瘫肌无力患者实施了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既能有效保障患者术后尽早站立及行走,又能降低关节脱位的几率,为老年痴呆、帕金森病、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髋关节强直、脑梗后遗症、脊柱融合术后、高龄患者等髋关节置换术后易脱位者提供
在国家的集采政策下,人工关节的费用大幅降低,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先进的医疗技术。2月13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六院粤西医院”)骨科二区,长期受髋关节疼痛困扰的赖先生,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重获行走自由,顺利康复出院。
岳阳晚报全媒体讯(记者 罗凯)12月13日,岳阳广济医院迎来了一场温馨而特别的“新生”会,庆祝两位骨科患者健康出院,让他们带着舒适与温暖回家。患者刘奶奶,今年82岁,右髋关节的疼痛两年多,对她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来到广济医院创伤骨关节科就诊。
近日,长沙市第一医院骨科中心主任兼骨科一病区(关节、四肢、创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阳春华在贵州省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帮扶期间,指导该院通过“医工合作”三维医学影像进行术前计划,并利用“3D打印截骨导板”指导术中截骨,为一位患髋关节结核40年的患者完成了融合髋关节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秦洪涛 郝懿)1月19日,十堰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再次突破高龄患者手术禁区,成功为97岁超高龄患者张奶奶(化姓)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第一天,张奶奶便重新站起来行走,彰显了十堰人医在骨关节治疗领域的实力。
由于摔倒,导致股骨头骨颈位置骨折。医院的意思是打钢钉治疗有很大的风险导致股骨头坏死,而且断裂位置即使打了钢钉,没有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情况,仍有很大风险导致再次骨折,需要二次手术。建议直接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现在的疑虑是,髋关节置换后,病人的真实感受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