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总是充满着神秘,谁也不知道下一杆会上什么鱼,偶尔钓上自己不认识的品种会特别兴奋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就是第一次钓上沙塘鳢,这鱼吃饵特别凶,直接就把整个浮漂拉黑了,当时以为是什么大鱼,结果拉上来一看,一个黑不溜丢的小玩意儿,咋看咋不顺眼,嫌弃~虽然难看,但还是得吃掉它,当晚就成为
清朝诗人、美食家袁枚,在所著《随园食单》水族有鳞单中,这样写到土步鱼:“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曰为虎头蛇,可发一笑。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腌芥作汤,作羹,尤鲜。”袁枚,清朝著名美食家,妥妥的大“吃货”一名,能被他夸赞的鱼类,也绝非等闲之辈!
自古以来人们爱吃河鲜,并非只是因为鱼谐音“余”,有年年有余的美好象征寓意,更多的是因为河鲜这种野味的营养价值比较高,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容易获得。那么,在农村常见又美味的16种河鲜,四大家鱼根本不够看,你吃过几种?
人、鱼,村庄、河流以及正在消失和已经消失的渔事与捕鱼工具,构成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出版的刘春龙《故乡渔事》温暖而让人惆怅的背景,而有意味的是,《故乡渔事》所配的50多幅水墨画作也同样见出浓郁的水乡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