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指数走势变化意味着什么本报记者 熊 丽今年以来,国内物价运行持续分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二者“剪刀差”较1月份有所扩大。
综合国力也越来越强盛,尽管去年新冠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肆虐,但相比其他国家倒退的经济,我国经济仍能保值正向增长,这无疑是面对疫情考验交出的满意答卷,但即便经济增长,我国的国民消费水平相比之前却出现了下降,可能读到这里有些读者就会疑惑了,那人们的钱呢?
欧阳剑环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欧阳剑环)记者2月20日获悉,中国工商银行和新华社瞭望智库日前共同发布2022年《“百城、千街、万店”消费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一线及部分新一线城市的多个消费指数排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本报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刘志强)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3月份,受节后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市场供应总体充足等因素影响,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涨幅有所回落。
来源:【厦门日报】近日,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发布数据显示,今年2月,厦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1月的上涨0.7%转为下降0.3%,同比则由1月的上涨1.3%转为下降0.1%。除了受春节错月影响以外,这一数据变化背后,反映出厦门市场消费的一些新动态。
当地时间11月14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的3.7%降至3.2%,低于市场预期的3.3%;环比由上月的0.4%降至持平,为2022年7月以来最小涨幅。同时,扣除食品与能源类的核心CPI同比由上月的4.1%降至4.
国家统计局周五数据显示,11月全国CPI同比上涨1.6%,环比下降0.2%。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董莉娟称,11月份,受国内疫情、季节性因素及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共同影响,CPI环比由涨转降,同比涨幅回落。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7月12日电 (王永乐)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3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新经纬梳理发现,6月,17省份CPI同比下降。其中,吉林、山西、贵州和河南等4省份物价连续三个月回落。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3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10月有20省份CPI同比下降。其中,贵州、河南、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七个月回落。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0月份全国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3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4.0%,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下降1.1%,服务价格上涨1.2%。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
前几天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3月份的CPI数据,2023年3月份CPI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而且这已经是CPI连续两个月下降,进入2023年之后,CPI一直呈下降趋势,其中1月份CPI涨幅2.1%,二月份涨幅1%,3月份直接下降到0.7%。
来源:经济日报 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6%,环比持平。 “10月份,我国物价总水平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