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多地继续推进强省会战略。省会(包括自治区首府)城市作为所在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的中心,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在经济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后,省会城市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2024年第一季度GDP名义增速显示,15个省的省会(首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时之间,“强省会战略”再度成为关键焦点,引起热议。有人支持“一城独大”,省会强则省份强;有人希望多点开花,均衡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沙、石家庄、福州、贵阳、太原、济南、南宁、武汉、郑州、昆明、南京、杭州、成都、西安等省会城市,都提出了“强省会”战略或强中心城市战略,超过全国省、自治区省会、首府的半数,一些首位度并不低的省会城市,还迅速出台了操作性极强的具体实施意见。
7月24日下午,甘肃省强省会行动工作推进大会在兰州召开,动员全省上下特别是兰州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自加压力、奋勇争先,全面落实《甘肃省强省会行动实施方案》,凝聚强省会合力、落实强省会举措、推进强省会项目,加快建设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智慧高效、安全健康的新时代美丽兰州。
文丨西部君4年前,权威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强调: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这被外界普遍视为是优化“强省会”模式的一个重要信号。随后不久,多省都明确提出要打造区域“副中心”。
先后有四川、陕西和河南等省份都采用了强省会战略,且都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效果,郑州、成都和西安等城市不仅成为了全省发展潜力最强的城市,还能够吸引到大量周边省份的人口,西安现在基本是西北地区多省定居的首选,郑州也如愿成为北方GDP最高的省会城市。
像武汉、成都、西安这样的城市,可谓强省会的典型代表,这三地的GDP占所在省份的30%以上,人口集聚,产业集聚,成为最受瞩目的区域中心城市,但是有些城市大部分占有了所属省份大量的财政资源,盲目的推行摊大饼建设,难以对全省经济格局形成更好的支撑,难以推动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