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柏拉图这种理想的人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英国政治家兼哲学家托马斯·莫尔,他在1516年出版了一本书叫作《乌托邦》,意大利神学家托马索·康帕内拉在1602年写成了《太阳城》,英国作家威廉·莫里斯在1890年写了《乌有乡消息》,这些都是在描述他们心目中想象的乌托邦世界。
历史的长河,流过了几十万、几百万年,人类有文字可考得历史也有5000多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替出现,但从1515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问世算起,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经蓬勃兴起了500年,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社
第一章 布洛赫与神学乌托邦 人们对“乌托邦”这一概念及其属性的争论似乎从未终止过,而本书所言的“神学乌托邦”似乎又是一个颇为陌生的范畴。那么,本书所论及的乌托邦和神学乌托邦究竟是什么?神学乌托邦何以能够作为布洛赫文化批判思想研究的主线贯穿始终?
今天我们来谈谈乌托邦。这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什么是乌托邦,二是乌托邦有什么用处。那么什么是乌托邦呢?首先,这个名称来自于一本书的名字。1516年,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写成了一本名叫《乌托邦(Utopia)》的书,该书还是用当时学术界通行的拉丁语写成的。
诺齐克认为,乌托邦“是对我们所有人最好的世界,是对我们每个人可想象的最好的世界”。这一叙事原型可以上溯至《圣经》,上帝对人类无休止的厮杀、争斗、掠夺等暴力和罪恶行为感到十分忧伤,于是用一场洪水毁灭了世间万物,只应允诺亚带领妻儿进入方舟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