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作为民族特色的古老技艺,几经浮沉、发展,流传至今。而枸杞根雕以其独具的艺术造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宁夏中宁枸杞根雕用其独特的方式将人们对于生活的见解和希冀凝固其中,正以新的姿态,记录这一方土地的文明变迁,抒写着根与人的故事。
6月21日至22日,第七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举行。本届博览会通过线上推广、线下展销的形式促进枸杞销售,并推出多款枸杞新品,推动中宁枸杞消费时尚化、年轻化、国潮化。6月22日,参展商在第七届枸杞产业博览会上创作特色剪纸。
来源:【宁夏日报】本报讯 (记者 蒲利宏)5月10日至12日,在浙江举办的2024世界品牌系列活动以及2024《中国品牌十年路》发展报告发布会上,“中宁枸杞”入选2024“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和中国品牌十年路典型案例。
来源:【宁夏日报】本报讯 (记者 蒲利宏)日前,记者走进中宁县鸣沙镇彭家大疙瘩片区,只见昔日里的压砂地里,一行行枸杞树上挂满了枸杞,大片大片的枸杞地把一座座山岗装点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发……近年来,鸣沙镇因地制宜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群众”的枸杞产业发展模式,以玺赞枸杞庄园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刘念报道5月12日,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指导,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品牌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国家品牌网、南开大学商学院主办,中国行业报协会协办的《中国品牌十年路》发展报告媒体发布会在浙江德清举办。
11月20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获悉,该厅近日联合中宁县人民政府召开“中宁县枸杞产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推进会,进一步明确质量强县目标、品牌培育战略,为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小微企业发展新优势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宁夏日报】本报讯 (记者 陶涛)6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了解到,经国家认监委专家评审,中宁县枸杞产业近日成功入选全国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第二批26个区域试点之列,开展为期3年的区域试点工作。
来源:【宁夏日报】本报讯 (记者 蒲利宏)“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枸杞功能食品技术研发中心、宁夏全通院士工作站,申请专利24项,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技术9项。”近日,宁夏全通枸杞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逢春说。
4月9日,当大地枸杞苗木还处于发芽吐翠时,在中宁县宁夏中杞枸杞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天景山反季节枸杞种植温棚里,一串串火红耀眼的枸杞已挂满枝头,进入采摘上市季。这些枸杞采摘后,经过加湿、冰敷、封装,将第一时间快递到客户手中。
来源:【宁夏日报】本报讯 (记者 蒲利宏)“我们打造集枸杞展览馆、透明车间、产品体验区于一体的深度体验游项目,年游客接待量从以前的几千人次跃升到如今的三四万人次,以枸杞为媒做大做强康养旅游产业。”近日,杞滋堂(宁夏)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旅购部负责人王莉娟说。
“在这里,清洗、烘干后的枸杞干果经过人工色选、分级、精拣,再通过除尘、除毛发、金属探测,最终进入紫外线杀菌环节,确保每一颗枸杞干果的纯净与安全。”近日,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旭向记者展示了其智能化生产车间的工艺流程。
来源:【宁夏日报】本报讯 (记者 蒲利宏)“参观枸杞及其相关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然后现场品鉴,这种旅游体验感太棒了。”4月9日,来自深圳市的游客张先生说。当日上午,来自南方的近200名游客乘坐旅游大巴先后抵达中宁枸杞展览馆。
天蒙蒙亮,50岁的马兰花装好一天的口粮和水,穿好衣服、戴好遮阳帽,与同村的姐妹乘车来到宁夏中宁县的玺赞庄园枸杞基地,开始一天采摘枸杞的工作。竹篮里的枸杞。人民网记者 许峥摄眼下,村民们采摘的是今年的头茬枸杞,口感好、甜度高、营养丰富,是一年中最好的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