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1662年,刚刚赶走荷兰人的郑成功,在台湾暴毙身亡,享年39岁,其子郑经继承了他的王位。台湾安平古堡前的郑成功雕像大陆这边,年仅8岁的康熙帝也刚继位,大权被鳌拜把持中。一切都还不稳定,清朝不想开启战端,此时对台湾的政策,已招抚为主。
施琅得到了康熙的信任,于1683年成功收复台湾,也为家人报了仇。施琅见倭寇在沿海愈发嚣张,便上书康熙愿率兵出击,并给陈忠上书:“自明朝以来倭寇盘踞海外百余年”。王朝。现在他们生机勃勃,可以效仿元祖,改善局面。”中国的军事打击将永久消除日本的问题并稳定东南地区。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降敌投清誓复仇,身膺重任志不休。兵入台澎平郑氏,一纸奏疏辖九州。灭亲之仇与报国之责,将这位充满刚毅与坚强的将领推上了征台之路,入台之后又冷静处理公义和私愤,其胸襟和眼界对于清初疆域的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新网漳州7月31日电 (廖珍妹 李旭东 陈珺)31日,纪念施琅将军东山出师收复台湾340周年系列活动在福建漳州东山县陈城镇宫前村承仔垵举行,海内外施氏宗亲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400余人出席活动。当天揭幕的施琅雕像高6.88米,端庄威武,施琅头戴盔甲、身披战袍、手持宝剑,眺望海峡。
7月31日,东山县陈城镇宫前村承仔垵举行施琅雕像落成剪彩仪式,纪念施琅将军东山出师收复台湾340周年。这座施琅雕像高6.88米,施琅头戴盔甲、身披战袍、手持宝剑,眺望海峡。该雕像为宫前村村民自发捐资修建而成。施琅为福建晋江衙口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