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曾指出,学习和了解癌症防治信息,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减少癌症危害。不同癌症该如何及早筛查和预防?哪些人群更应注意?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欣▲《抗癌日常康复有方》,重庆大学出版社。苏珊·桑塔格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列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她的传奇不但留在文化界,还留在了医学界。她一生曾罹患乳腺癌、子宫癌,每一次,她都像战士一样与癌症抗争。
2024年2月4日是第25个世界癌症日,从事肿瘤防治工作33年的国家癌症中心医生赵东兵说:“癌症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普通民众,首先要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同时要了解癌症筛查知识,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让健康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3日讯(通讯员 易彩云 周洲)目前,癌症是全球性健康问题,是中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全球最快、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导致癌症的危险因素增加,中国多数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今日是世界癌症日癌症到底是怎么来的?怎么才能预防癌症“找上门”呢?↓↓↓2024年2月4日,是第25个世界癌症日,主题为“整合卫生资源,医疗人人共享”,提示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需要“预防+治疗”双管齐下。
央广网郑州2月4日消息(记者 彭华)2023年2月4日,是第24届国际抗癌联盟(UICC)“世界抗癌日”。癌症一直是居民健康的巨大威胁。常见的癌症都有哪些种类?哪些行为容易诱发癌症?如何科学防癌抗癌?这些知识,你应该了解!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
2023年2月4日是第 24个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缩短癌症照护差距”。世界癌症日是国际癌症控制联盟(UICC)于2000年2月4日在巴黎举行的新千年世界抗癌会议上发起的一项倡议。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促进癌症教育,并敦促全世界采取行动对抗这种疾病。
每年2月4日,全球都会迎来一个特别的日子——世界癌症日。这个日子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感到恐惧,而是提醒我们:癌症虽然可怕,但它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敌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癌症,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知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期的检测,真正做到与癌症抗争。
2000年国际抗癌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的严峻情况,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肿瘤高峰会议,讨论当前全世界癌症发病现状,一致认为,应建立肿瘤科研的国际性合作,动员全世界力量参与肿瘤的预防、治疗,使全世界的癌症病人都能得到更好的医护服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关心,并签署了《巴黎抗癌宪章》,规定每年2月4日为“世界癌症日”,这一天应在全世界范围内同步开展肿瘤防治科普宣传、康复宣传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