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大凉山深处的某所村级小学,六年级学生李小芳的作文本上写着这样一段话:“今天老师问我们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我说想闻闻妈妈围裙上的油烟味。”这个简单的愿望背后,是中国农村902万留守儿童共同的精神困境。
农民进城产生留守儿童,全世界如此。但是,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深刻复杂。农民工融入之难,造就其家庭分割之剧,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无论是3年前父母一方或同时外出的6100万,还是民政部等部门最近公布的父母皆外出的902万,都是巨大的数字。
在贵州省北部正安县的大山深处,孩子们整齐的早读声在山谷里回响。教室里,有孩子因为思念在外打工的父母而跑神,在墙上偷偷画下一幢房子。2020年3月,贵州省遵义市深度贫困县正安县正式脱贫摘帽。在此之前,孩子们搬进宽敞明亮的教室,等待他们的是崭新的投影仪和塑胶跑道。
今年的春节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新上海人”决定响应号召留沪过年不少人变成“原年人”关于这个不平凡的年关有这样一群“留守”团员青年他们带头“留”下,“守”沪平安他们在不同的奋斗岗位,一样的挥洒着热血激情他们看不同的新年景象,一样的延续着传统年味他们品不同的他乡烟火,一样的心系着家国安康
要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帮助留守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同时,鼓励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对于农民工流入地的城市,应该在廉租房、农民工子女就地入学方面提供更多帮助——蓝春桃(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教师)蓝春桃对农村留守少年的问题关注已久。
作者:朱昌俊一群年轻女孩聚集在狭小的公共厕所里。为首的女孩用力掌掴一个比她矮半个头的小女孩,后者不反抗也不说话,只是低下头,或是用胳膊挡脸自卫。8月中旬,这段4分51秒的未成年人公共厕所欺凌事件的视频在安徽歙县当地人的微信群里四处传播,随后被人发到微博,引起舆论发酵。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0年第22期编者按: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经过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战,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宣告历史性解决,中国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
她,24岁,是一个六个月孩子的母亲,因为孩子太小不愿意外出务工;如今,中国的扶贫版图中,有一个特殊群体的渐渐凸显——农村“留守”青年。贫困加上疫情影响,让这群农村“留守”青年或失去工作岗位,或种植的经济作物卖不出去、价格下滑。如何能让家庭“顶梁柱”与外界不“断联”、掌握更多职业技能?脱贫攻坚冲刺阶段,这成为一个亟待啃下的“硬骨头”。企业+社会组织送来“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