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瑞士银行协会公布了一个消息,披露瑞士的秘密银行持有高达2130亿美元的俄罗斯富豪的财富。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瑞士银行给人的感觉都是为客户严格保密,一副坚不可摧的形象,这次怎么会主动公布自己客户的隐私,而且还要冻结客户的财产呢?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郝佳琪 上海报道瑞士著名银行家马塞尔·奥斯佩尔 (Marcel Ospel)被他的传记作者描述为“瑞银大师”,他是瑞银集团第一任首席执行官,曾将瑞银一手打造成全球银行业巨头,直至2008年瑞银陷入危机,被迫接受瑞士央行救助,奥斯佩尔也因此引咎辞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13日叫停美国硅谷银行在德国分支机构的业务,称硅谷银行德国子公司“不具有系统相关性”,“不会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但这一声明和美国监管机构对硅谷银行的干预措施都没能消除欧洲投资者的恐慌情绪。13日,欧洲银行股普遍暴跌。
随着欧日等央行实施负利率,大众对于未来要取消现金的揣测也是此起彼伏。受此消息影响,全球储蓄者开始将钱从银行取出,转而放在自己家中储存,以对抗政府可能对储蓄收税的决定。这样可能最安全。而公众对央行也逐渐失去信心。这种现象最初起始于日本。
瑞士瑞信银行并购案和美国硅谷银行倒闭案是近期发生的两起重要金融风险事件,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报告旨在从这两个事件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结合金融监管理论,探讨我国金融监管及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一、事件始末1.
人口老龄化加上出生率下降:瑞士的养老金体系压力重重。(Keystone)瑞士的养老金系统由国家养老补助、单位养老金和个人养老储蓄这 “三大支柱”支撑。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显著,保障退休人口拥有充足收入成为一道难题。现在,这道题摆在了瑞士议会面前。
周一亚洲开市之前,在瑞士监管的撮合下,瑞银同意以30亿瑞郎收购瑞信,相当于上周五收盘市值的四折。监管机构在SVB与瑞信等事件中做出了快速的响应,但近期银行业的不稳定性持续将“监管与管理”问题放置在话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