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医院走廊的玻璃窗洒进来,李大爷正在和老伴慢悠悠地散步。路过的护士小张忍不住驻足观察:这位84岁高龄的老人面色红润、步伐稳健,与同龄人相比显得格外硬朗。前几日体检时,主治医生对李大爷的心脏状况赞不绝口,连连感叹他的心脏如同年轻人般强健。
代谢越快,细胞分裂越快,衰老速度就会快,寿命就会短,反之则相对长。研究发现,绝大对数的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次数大致是一样的,大概8~12亿次,但是人类是个例外,虽然人类也是哺乳动物,若按10亿算,人类只能活25年,事实上人类的平均寿命在80左右,心跳数达到30亿次,我们的心脏十分强大,但是在人类内部,依然遵守心跳越快,寿命越短的原则,除了心脏的跳动次数,我们的其它器官也是有使用次数的限制,过度使用就会“死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如果你现在正躺着,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心跳——噗通、噗通——你有没有想过,它的速度是否决定了你的寿命?心跳快的人是不是像赛车,一路狂飙,短命收场?
今天是世界心脏日。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与冠心病相比,很多人对心脏瓣膜病都很陌生。事实上,这类疾病的患病率从60岁左右开始上升。在75岁以上人群中,大约每8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瓣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