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阜阳技师学院汽车系副主任贾亮认为,通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交流来共同设计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改变目前“学习成绩好的考大学,考不上大学才到职业学校学技能”的状况。
贾亮在教学中。 受访者 供图中新网安徽阜阳2月15日电 (记者 吴兰)“哪一行的绝活,都是靠练出来的,千锤百炼出真金。”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阜阳技师学院汽车系副主任贾亮的心得。贾亮说,劳模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劳动者的必要素养。
据多家媒体报道,秋季开学以来,劳动课已经写入不少学校的新课表,多地学校积极开发劳动课程,不仅有整理收纳、垃圾分类、制作美食、种植蔬果等接地气的内容,还有些学校让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食堂分餐等,或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区管理、开展职业体验,等等。
原标题:培育工匠精神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金牌工匠、大国工匠,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全社会要多为广大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展示精湛技艺的平台,营造学技术、比技能良好社会氛围,激发人们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内驱力。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工程师闫大鹏向九派新闻表示:“为进一步发挥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先进人物榜样作用,应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劳模精神、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提供精神动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结合本省实际,作如下决定:一、领会科学内涵 奏响时代强音。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近日,密云区新农村小学邀请全国劳动模范王月鹏为全体师生上大思政课,让广大师生感受工匠精神的内涵与魅力。新农村小学书记、校长王燕介绍,王月鹏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荣获北京大工匠、国网工匠、国家电网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首席专家等诸多荣誉称号。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劳动、勤于劳作,亦重视劳动教育。如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有了新内涵和新形式,对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是‘一课’,更是‘一育’。”第一、二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李维明引领湖湘教师解读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能大师、中核检修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师延财感触颇深。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今年全国两会上,师延财带来了产业工人发展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