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认真聆听法律案例讲解。潼南区委宣传部供图“同学们,恭喜你们迈入新学期的学习,我们的知识总是在迭代升级,而法治社会的建设也在不断进步……”近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潼南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基地(以下简称“两个基地”)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批“小客人”。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7日讯 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3月6日,阳信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雷琦、马成梅走进阳信县小桑学校,为四百多名师生带去一场生动精彩的法治课,将法治的种子“播”进校园、“种”进心里,用司法力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为培养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日前,唐山市路北区人民法院邀请辖区西山路小学师生30余人,通过参观法院、旁听庭审等活动,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法院工作,更直观地感受法院“司法为民”的服务宗旨,感知法律魅力,树立正确价值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原标题:送法进校园 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近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张利宏作为“法治副校长”,走进该市亚桥第二九年制学校古川校区,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一场有关“校园暴力”的普法讲座。今年年初,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全省法院的“法治副校长”,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宣传活动。
自治区团委副书记刘建辉,自治区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杨文忠出席仪式,自治区高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二级巡视员刘英民主持,自治区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创业青年、大学生代表、自治区高院机关党委全体工作人员、团委委员和全体团员等参加仪式。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大力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进而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不仅是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和遏制青少年犯罪发展态势的现实要求,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更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百年大计。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梨树县人民法院开展了一项特别的活动——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旨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校园犯罪行为,确保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在本学期开学第一周,梨树县人民法院孤家子法庭毕红凯法官作为孤家子镇第三中学法治副校长,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对于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要采取零容忍态度。”3月8日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教育界别小组讨论会围绕“两高”工作报告展开,在讨论会现场,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委员在发言时说。 “两高”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万件4.1万人。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教育局副局长沙宝琴给校园教育配强“法治外脑”2024年,检察机关通过多元化的普法形式及内容创新,在校园法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4.4万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检察官带来的模拟法庭、案例动画,孩子们真正听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