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毫不过分,此战过后,美军才真正意识到了自己在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抗美援朝最后一战金城战役是我军历史上动用炮兵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这场极限火力突袭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也把联合国军打出了阴影。
俄乌之间的较量,已经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在这场拉锯战中,双方都打红了眼是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不愿看到的悲剧,可开弓没有回头箭,战火之下“既分高下,也决生死”,俄方境内一场暴乱,乌军自以为趁虚而入,一举动员了9个美械旅参战,战斗一打响便是百门火炮齐射。
火力全开,精确制导炮弹齐射,不同寻常。第71集团军“太行劲旅”在陌生地域开展了一场全要素、多科目、多弹种实弹射击综合演练,检验复杂环境下的战场适应和精确打击能力。从画面看,这是一次155毫米激光制导炮弹的实弹射击演练。
尸化僵男[浙江温州]你以为打仗这么简单啊,打之前要考虑很多方面。比如后勤、医疗、补给等等。你说打就打,反正不是你上战场,死的不是你,你当然说的轻松。战争受害始终是人民大众,一旦开战,那么我们就掉进美国的陷阱了。不是我们怕打仗,而是让美国找不到干涉的理由,然后在收拾日本他们还不迟。
当前在东乌地区,俄乌双方陆军都投入了庞大的地面力量,包括大量的远程炮兵部队,针对乌军在东乌地区构筑的坚固防御工事,俄军进攻的依仗就是空天军、导弹部队和己方炮兵的火力优势,前面两个支援不能够确保实时打击敌方目标,但是地面炮兵部队可以快速反应。
在电影《金刚川》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美军为了炸毁志愿军桥梁,动用M155榴弹炮打了两个齐射,摧毁了志愿军的简易桥梁,美军第一个齐射打偏,经飞机校射后,第二次齐射即准确命中。《金刚川》炮击剧情截图在真实作战中,大口径火炮有没有可能用极少的炮弹精确击中一座桥呢?有,但可能性微乎其微。
残酷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无论是70吨级全防御型主战坦克还是加上爆炸反应装甲的重型步战,哪怕几百辆冲进全面交火的城市巷战环境中,都是白送的存在。那么除了核武器,哪一类当今存在的常规武器,是真正破解激烈城市巷战难题的超级钥匙呢?
然而,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最后一战,恐怕会影响你对志愿军这样的刻板印象,那就是金城战役。我们先来看这样的一组数字: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共抽调了1100余门火炮,在绵延近百里的战场上进行了7—28分钟不等的炮击,共打出了1900吨炮弹,摧毁了韩军阵地80%——90%的障碍物,30%的防御工事。
前言:1938年3月15日清晨,鲁南平原的寒风中飘散着硝烟气息。滕县这座千年古城,此刻已被日军第10师团的机械化部队三面合围。城墙上,122师师长王铭章放下望远镜,布满血丝的双眼扫过部下们残缺的步枪与单薄的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