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伐蜀的这一战中,朱元璋主要派遣了三个大将过去,汤和、廖永忠和傅友德,老朱砸其创作的《平西蜀文》中,明确表示此战,傅友德的表现最为出色,廖永忠次之,则对于原本最被给予厚望的汤和,则表现得有点摸鱼了,过后还被朱元璋训斥了一番。
元至正二十六年,鄱阳湖大战爆发,这是朱元璋和陈友谅双方的关键一战,作为朱元璋麾下最得力的水师战将之一,这场大战自然少不了廖永忠的参与。这场大战险象环生,陈友谅麾下张定边突然杀至朱元璋座船,张定边太猛了,加上座船在水浅处搁浅,朱元璋陷入险境。
战国司马错,东汉岑彭、来歙,三国钟会、邓艾等,东晋桓温,南北朝朱龄石、尉迟迥,隋朝杨秀,五代郭崇韬、康延孝,北宋王全斌、崔彦进,元朝汪德臣,明朝傅友德、廖永忠,清朝豪格、张广泗等等,取蜀将帅可谓不计其数,其结局或死或贬,或诛及本身,或殃及后裔,鲜得善终,从而印证“取蜀将帅不利”之历史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