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端鸿(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日前,有高校发布了《关于重申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规定的通知》,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岗位聘任、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未经学校批准,连续两学年未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将失去教师身份。
高校本来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高校由一个培养学生的学府,变成了科研基地。目前对于高校的老师,重要不是教学教的怎么样,而是把科研能力当成最重要评价。所以,现在由于科研项目在高校里扎堆,学校失去了质朴的学习气氛,这样的风气是好是坏呢?
近期公布了我国是世界发表SCI论文最多的国家,但核心科学技术水平却落后一些发达国家太多了。因为我们的研究大多是无用的,很多SCi论文都很水,没有实际意义的,花费了大量的科研经费,但不会取得什么重大成果。
原标题:成果打通互认,能否破解高校“教学科研两张皮”难题近年来,为扭转“重科研,轻教学”格局,引导高校教师多站讲台,不少高校出台了多项举措,如设定学年度本科生授课量最低标准并纳入考核范围,划分“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等不同职称评价类型,若满足相应条件,凭借教学方面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