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北门的古玩市场中,有一个民营川剧团隐于其中,日日演出几乎从不停歇,聚拢着一室烟火气,也让一众戏迷有了“落脚处”。最近两年,剧团更是因为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引来众多年轻人的关注。古老的川剧,中年的剧团,年轻的观众,如何在一方空间中相互交流滋养?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雷远东 摄影报道如今,再走进三花川剧团,这里已经很不一样了。2月7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临近春节,不少演出剧团已经“封箱”,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玛塞城收藏品市场的三花川剧团剧场忙碌依旧。上午11点,剧场再次热闹了起来。
宋雪 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苟春1月8日,四川成都,下午2点一到,锣鼓一响,剧目准时开演。台下满头白发的老者与年轻人同坐一堂,喝着茶水,嗑着瓜子,一齐感受着这份来自传统川剧表演的独特魅力,这个川剧团在创办9年后,迎来了“新生”。
散装?川剧?一个是时下年轻人常用的网络词汇一个是传统文化的标签它们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答案就在成都玛塞城收藏品市场里……顺着台阶下到负一楼下沉广场,看到门口一块黑色水牌子,老戏院的标配,目的地到了。“大爷是在这里买票吗?”“那里”“哪里?”“这里!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周彬 实习生 舒维真 摄影报道4月的成都,和风习习、天朗气清。11时许,年近90岁的李爷爷吃过早午饭,从黄田坝乘车出发,换乘公交3趟、耗时约1个半小时后,他赶在下午2点前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成华区的玛塞城收藏品市场的负一层,这里是三花川剧团所在地。
【解说】今天,带你认识一位“95后”川剧化妆师陈兰馨。在做川剧演员期间,陈兰馨对川剧化妆也产生了兴趣。在剧院前辈的鼓励指导下,陈兰馨开始从幕前的演员转变为幕后的戏曲化妆师,开始为同事们化妆。陈兰馨表示,作为一名年轻的川剧化妆师,她非常注重传统与现代审美之间的平衡。
成都市二环路的玛塞城收藏品市场,有个“三花川剧团”。三花川剧团由大花王娟、二花伍玉和三花陈英三姐妹在2015年创立,每天下午2点,剧团准时开演,几乎全年无休。花上30元门票(老人20元),戏迷们开演在这里尽情地听戏、品茶,享受独属于他们的休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