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杨丽红 潘爱华)11日,因病去世的63岁长沙市民徐是捐献的眼角膜成功移植给一名角膜营养不良的36岁患者,让她重见光明。就在4个月前,徐是帮助自己92岁的母亲王珏完成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而徐是则成为他们大家庭的第7位捐献者。
刁明杰 青岛报道诞下双胞胎,大女儿却不幸夭折,大爱夫妻将大女儿眼角膜捐出。可因为缺氧,小女儿也不幸患上脑瘫。为了给小女儿治病,母亲刘晓艳从贵州带着孩子来青求医,摆摊为孩子治病。这个历经磨难却回馈社会以善意的家庭,经报道引发了无数人共鸣。
妈妈弥留之际,周周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外的事。她买来画笔,在妈妈身上画下许多图案,有小狗、鲜花、别墅、元宝、面包,还有她自己。“遗体拉走后,我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传统的纸钱、纸扎房,我也无处可烧,所以用画笔给她画上房子、元宝、小天使和小狗狗,希望妈妈想要的,都会永远陪着她。
德州5岁女孩高雅因病离世,妈妈高亮亮强忍悲痛签署孩子身故后器官捐献意愿书,捐出肾脏、肝脏、眼角膜和遗体。6月30日,德报记者前往乐陵市,独家采访这一感人事迹。当日,图文报道《5岁的高雅走了!她是天使,来过人间!
封面新闻 记者田之路。张晓没能与母亲刘倩共度今年的母亲节。5月8日凌晨,成都,刘倩因病去世。在刘倩弥留的一个月里,张晓在照顾母亲的同时,也和母亲聊了许多从前没能聊过的事,她也重新认识了母女关系,“感觉从未如此真实,她也像我一样年轻过,犯过错,长大过,然后离开。”
图①为辛秀梅向一名儿童赠送白纱裙。 图②为爱心家园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游学。图片均由路虎山摄癸卯兔年春节前,我走进河南安阳吉祥春天小区,倾听辛秀梅的讲述。那些点点滴滴的凡人义举,如寒冬里吹拂的暖流,温馨着风雪中的古城。又如激越的锣鼓点儿,击打着我的心灵。一“向前,向前!为祖国争光!
“046”,“047”,两份“广州公民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已经微微泛黄。填写者是一对母女,都是医者,一位是病理学家,一位是眼科专家。她们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患者、学生,并早早作出捐献遗体的决定。如今,她们都已回到母校——中山大学医学院,以“大体老师”的身份为医学发挥最后的余热。
2022 年 6 月 6 日,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OPO 团队为捐献者举行默哀仪式。◇在病房门口,一位6岁脑肿瘤患儿的母亲问患儿:“有很多小朋友需要眼睛,如果你以后变成小星星了,你愿不愿意把眼睛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