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近日,“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手术治疗”引发关注。2月22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实施荧光定位引导下颈深淋巴-颈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术后14小时查房,患者病后第一次完全正确说出儿子工作单位,眼睛也变得有神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岳阳 王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1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成功为78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屈阿婆实施了“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术后一周,屈阿婆已能认出家人。手术正在进行中。
近日,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患者实施了双侧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术),术后患者记忆力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患者李大爷(化名),今年67岁,7年前开始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症状,经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从暴躁易怒到温和平静,从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丧失到主动与他人交谈,从双下肢强直表现到如今可在家人搀扶下行走……短短十来天,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郭先生好像换了一个人。而这些飞跃式的改变,都得益于一台手术——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颈部LVA)。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也能手术治疗了。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陆港院区血管外科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麻醉手术部的全力协助下,成功为一位78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了“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术后一周,患者已能认出家人,手术取得显著成效。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 通讯员 彭子隽)近日,昆明三博脑科医院引进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据悉,该项新技术的开展意味着该院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来源:青岛日报社】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6日讯 有人说,阿尔兹海默病是最残忍的病,忘记了你的名字,忘记了你是谁,却还记得爱你。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阿尔兹海默病的进程是不可逆的,家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逐渐失去所有的记忆,与这个世界漫长地告别。
2月14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郭庚主任医师团队、神经内科李阳主任医师团队,联合核医学科武志芳主任医师团队,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适应征患者进行生物标记物的严格筛选,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以及神内、神外、核医学科、影像科、麻醉科多次多学科会诊讨论,成功为一名71岁重度阿尔茨海默病
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20日电(陈有为)在医学领域,阿尔茨海默病一直被视为难以攻克的难题。武汉协和医院20日发布消息称,该院通过外科手术对5名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治疗,术后记忆力得到明显改善。72岁的吴先生(化名)是其中之一。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2月22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一院”)神经外科团队开展了云南省首例荧光定位引导下颈深淋巴-颈静脉吻合术,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位患者进行外科治疗。术后,患者记忆力、认知功能有了初步改善。“手术后,她的情绪比以前稳定,说话也能表达清楚了。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血管外科团队成功为78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屈阿婆实施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引发关注。术后第一天,屈阿婆基本可以正常交流,术后一周不仅能认出家人,情绪稳定,还恢复了正常的作息习惯。
阿尔茨海默症手术治疗中。对于潍坊市人民医院来说,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群情振奋的日子——2024年7月20日,医院于省内率先成功实施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为重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63岁的郭先生(化名)成功进行了手术。
【来源:秦楚网】今年75岁的罗大爷患阿尔兹海默病3年了不仅记忆力严重减退脾气越来越差而且晚上无法入眠……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病区/显微骨科团队通过超显微手术成功帮他“重拾记忆”75岁大爷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生活陷入困境今年75岁的罗大爷,3年前被确诊罹患阿尔茨海默病。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阿尔茨海默病是最残忍的病,忘记了身边的人,忘记了回家的路,忘记了自己……该病的进程是不可逆的,家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逐渐失去所有的记忆。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要求做好老年期痴呆防控工作。
本报北京电(记者熊建)日前,一位80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位于北京的航空总医院接受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手术治疗,术后认知功能显著提升,记忆力明显改善。患者确诊阿尔茨海默病6年,出现易怒、焦虑抑郁、记忆功能减退、言语混乱等症,睡眠增多,生活自理能力受限。
近日,来自商洛的78岁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屈女士,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接受了“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术后一周时间,她便能认出家人,往日混乱的作息也回归正常,生活质量大幅提升。阿尔茨海默症作为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长期困扰着广大患者及其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