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沉银考古手记》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图据巴蜀书社“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全国首个通过社交媒体招募志愿者参与考古发掘的遗址、全国首个围堰考古……如果要说国内哪个遗址的发掘,集中展示了新时代科技考古、公众考古等多方面的成果,那么不能不提到的就是
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是百年来明清史阶段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发掘,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科学考古的理念,反映了新时代中国考古的先进水平,堪称新时期考古发掘工作的典范。巴蜀书社推出的《江口沉银考古手记》,即是对这一重大考古事件全历程、全场景的生动展现。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四川有一个宝藏传说。“石龙对石虎,黄金万万五。谁人能识破,买下成都府。”这个宝藏传说,是真的有大批的金银宝藏,引得许多人争相猜测,历史上也曾有过打捞的先例。2016年,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正式开始考古发掘的工作,考古领队正是如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岩。
[作揖]说起张献忠这个名字,这位明末农民军领袖的形象,有人说他是反抗明朝腐朽统治的英雄,有人说是《明史》记载中"杀人六万万有奇"的嗜血屠夫。这种争论在2017年江口沉银遗址出土的"西王赏功"金银币重见天日时达到高潮。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能识得破,买到成都府。”数百年来,民间关于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广为流传。自20世纪20年代起,江口镇附近陆续发现有文物出水。在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6期考古发掘后,累计出水文物7.6万余件,科学实证了江口沉银传说。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11月19日,眉山考古工作新闻通气会举行。川观新闻记者 张蒙11月19日,眉山考古工作新闻通气会举行,会上介绍了眉山考古工作近年来的新进展与新发现,公布了近年来眉山10处重大考古发现。
这首歌谣引出了沉在江心三百余年的惊人财宝,也引来了一场骇人听闻的盗宝奇案。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出现了一件奇事,每到夜晚,镇子附近的岷江上都会驶来成群的船只,而船上的并非夜里捕鱼的渔民,而是身穿潜水服,手持金属探测仪的怪人。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徐瑛蔓 四川眉山报道“献率劲兵十数万,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将变姓名走楚作巨商。展逆于彭山江口,纵火焚其舟,展身先士卒,殪其前锋,风烈火猛,展登岸夹攻,枪铳弩矢齐发。士卒辎重丧失多,急走成都。”清杂史《蜀碧》记载了一段传奇的历史。
◎洁尘(作家)2022年6月,我们一拨儿朋友到彭山的江口镇去喝茶。从小就听说江口镇,但还是第一次来。1646年,张献忠顺岷江南下,在江口镇遭到伏击,据说,上千只的船在此沉没。这个说法在成都流传了很多年,民间有顺口溜曰:“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下成都府。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还记得这首流传甚广的民谣吗?后来,在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附近真的找到了石虎和石龙。从2017年起,考古人员在彭山江口先后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出水7.6万余件明代文物,证实了张献忠沉宝传说。最近,在距江口沉银遗址约5公里的彭祖山景区,也发现了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