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电视剧挺火的,叫做《大奉打更人》,据说是根据同名热门小说改编而来。我是没看过小说,因此我看到“打更人”这个剧名时,还以为是讲印象中古代深夜喊着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敲锣打梆子巡夜打更人的故事,但看了几集电视后才发现此打更人非彼打更人。
电视剧里常常有这样一个场景,深更半夜,在无人的街道上,一个男子手提着灯笼,一边敲打着铜锣,一边大喊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样的人,在古代被称为打更人,很多人都会有疑惑,大晚上的安安静静睡觉不好吗,为什么半夜还要打更呢?
文丨胖仔娱说编辑丨胖仔娱说前言很多古代的影视剧中 ,每当夜幕升起,道路上空空荡荡的时候,就会出现神秘的打更人。他们总是拿着铜锣和棒槌,嘴里喊着熟悉而又响亮的口号:夜半三更,小心火烛!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打更人可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影响可是非常重要的。
前言“人肉闹钟”打更人整晚游弋在大街小巷敲锣打鼓,这不是妥妥的扰民吗?打更人是我国古代特色的报时岗位,也是古装电视剧中一个非常经典的龙套角色,并且有着很高的辨识度,一手锣鼓一手灯笼,到了固定时辰就在街上扯着嗓子喊,同时还得大声敲锣。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在古代晚上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我们也可以在一些现代影视剧中看到,而那个时候,打更的人被称为“更夫”。而在现代社会我们很少能看到更夫的身影了,这个职业已经逐渐消失,是不是有点好奇他们都跑哪儿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