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5个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手机软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引发广泛关注。2020年6月至9月,李某制作了一款可以窃取安装者手机内的照片的软件,并伪装成“颜值检测”软件。先后窃取他人手机相册照片1751张。
#头条创作挑战赛#文字/冰是睡着的水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近些年来,网络上经常出现涉及个人隐私被曝光的事件,最早也最为轰动一时的代表人物,当属陈某希的电脑事件了。不过在那些被曝光的视频或主人公事件中,大多都是有点有违道德范畴的苟且之事居多,也有少部分是被人恶意,或遭他人报复而为之。
如果有人像我想了解格罗弗·克利夫兰的女友凯特·纳什那样想了解一个人在现代的生活,他们会有一个信息宝库,其信息量远远超过凯特不经意间留下的零星的人口普查报告、出生和死亡记录以及偶尔的剪报。他们只需要简单地敲几下键盘,就能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并非所有的调查都是善意的。
来源:【中国电信】你在互联网上的一举一动可能正被无形的“眼睛”默默记录着而你却浑然不知以下这些常见的行为就很有可能会“出卖”你的个人信息暴露你的身份本文来自【中国电信】,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如果你觉得我说得夸张,那么不妨看看前段时间国家对某打车平台的处罚公示,这里面有一个非常让人震惊的项目,就是非法收集用户相册信息接近1200万条,而对于绝大部分用户来说,肯定是不允许任何软件获取自己的相册信息的,但该知名打车软件却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将用户相册信息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