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电视剧《天下长河》中陈潢的“束水攻沙”之策,深得康熙青睐。但是历史上,真正提出“束水攻沙”的是明朝的潘季驯,而且必须指出,潘季驯“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的方略,就治黄本身而言,其有相当的科学道理。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这是王安石的诗作《黄河》,道出了黄河泛滥时的灾难,在他主政期间,开展机械浚河、引黄、引汴发展淤灌等,相较前人,在治黄技术上取得了不少创新,他命人在疏浚杷上压上巨石,再用粗绳与船载的绞车相连,船走,绞车绞,使河道泥沙与水俱下。
随着《天下长河》的热播,剧里人物的特征也越来越鲜明,有着志于治河的一方巡抚靳辅,也有着长于治河的转世“河伯”陈潢,还有互相背刺阴阳的“琉璃蛋”与“老索”。但是其中“进士出身,钦赐桃源县县令于振甲”的人物形象刻画鲜明,让人又敬又恨,更深入我心。我敬他,因为他体恤民生、关爱大众。
与此同时,百名来自全国各大主流媒体的文化记者跨越五湖四海,以运河之名相约江苏。在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行走大江大河 书写水韵书香”采访活动中,大运河“美丽中轴”的古韵新声,深深惊艳着全国的媒体人——“就像打开了三千里运河最美的篇章。”
康熙三十六年(1696年)春,皇帝率大军离京,亲至西北,准备给负隅顽抗的准噶尔军队最后一击。三月二十五日,大军抵达宁夏境内的横城堡。横城堡是明朝兴建的军事要塞,西临黄河,离渡口只有三里地。康熙帝遥望滔滔河水,百感交集,禁不住作诗一首: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