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前,冕宁曹古坝姑噜沟带,还保存着早已少见的专门买卖人口的奴隶市场。1950年初,冕宁和凉山相继解放了,1956年又进行了民主改革,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摆脱了奴隶制度的桎梏,彻底得到翻身,过去远近皆知的奴隶市场,也随之被摧毁。
到元末明初时期部分诺苏家支取代土司成为新生贵族统治者“黑彝”。凉山家谱显示部分“黑彝”与部分“白彝”同宗同祖,从家谱来推算等级分化年代约在元末明初年间。同时,不是黑彝下降为白彝,而是部分“诺苏”家支上升为新生贵族。
#夏日生活打卡季#参观凉山州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了解彝族人民是怎样从奴隶社会,走向自由和平,幸福安康,美好生活的故事。凉山之鹰,屹立在细雨纷飞,云雾缭绕,西昌邛海边上的凉山州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广场台阶上。凉山之鹰,她是彝族儿女英勇善战,争取自由,改造自然,创造美好未来的象征。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七八月份,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热闹的时节。今年也不例外,各地早早筹备起各具特色的火把节活动,凭借这个IP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广泛关注。但在一些人眼中,凉山有着另一种“流量密码”。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何勤华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坐落于西昌市泸山风景区。何勤华摄在西昌市泸山风景区,坐落着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这是我国最早的民族博物馆,也是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