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战史风云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纪录》十六、库尔斯克战役1943年夏季,苏德战场的态势已发生逆转,德军统帅部为扭转战局,对苏军防线上的库尔斯克弧形地带发动了代号为“堡垒”的大规模进攻战役,由此苏德两军展开了一场交战双方都破釜沉舟的坦克大会战。
最近,乌军再次集结数万大军,对俄罗斯本土发动突袭,对于战斗的结果,乌方声称取得进展,俄方则表示击退攻势,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为何说基辅因小失大呢?据央视新闻报道,日前,俄罗斯国防部发布通报,声称在库尔斯克方向,俄北方集团军击溃了乌军14个旅,两次交战过后,乌军损失数百名士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反法西斯战争重要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结束之后,苏军实施了一系列气势如虹的战略进攻,在1942年至1943年之交的冬季战役中,苏军共粉碎德军100多个师,击退德军600多公里。
乌克兰现在打的库尔斯克,这个地方有点意思,历史上三次出现居然无意当中连着俄罗斯的国运。第一次是1943年7月,德国党卫队第2装甲军在南俄草原对苏军发动“城堡”作战行动,随即和苏军草原方面军第5坦克集团军爆发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