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 丹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首次提出“将离线休息权入法”,提高企业“隐形加班”违法成本,引发热议,目前该提案已立案。下班以后回复钉钉、微信消息,已经成为不少职场人的常态。实践中,“隐形加班”认定起来是否困难?
对于现在的职场“打工人”来说,加班是一件经常会遇到的事。然而,加班工资拖欠、漏发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有的人选择忍气吞声,也有人选择依法维权。张先生自2018年8月起,入职了某科技公司从事软件工程师工作。最初谈好的工作时间是朝九晚六,然而入职之后张先生发现,这份工作需要他频繁加班。
“隐形加班”最近登上热搜。工作时间内,员工应认真履职,这是应有之义。但工作之外的时间,用人单位如果要利用,需协商需补偿,这该成为常识。可现实并不乐观。这正是“隐形加班”引发众多网友吐槽的原因。隐形加班为何让人吐槽从不少员工的吐槽看,“隐形加班”可谓花样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