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深圳只能向西发展?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人口增长后,现有发展面积不变的情形下,无论从居住地块还是工业用地,深圳再也无法拿出更多的土地用于发展。因此,空间资源短缺与发展需求旺盛已成为深圳面临的最大矛盾。
深圳土地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却生活着大约1800万人,然而,在40多年前,深圳还只是一个以农渔业为主的小渔村,因为改革开放,深圳被设为经济特区,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深圳如今早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2023年,深圳的GDP为3.46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我国发展得最好最快的经济特区,40多年前,深圳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仅仅过去了40多年,深圳就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2023年,深圳的GDP高达34606.4亿元,排名全国第三,和上海、北京、广州一道列为全国一线大城市。
经过几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城市面貌日渐成熟,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新城正展现在大家的面前,随着《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的实施以及要把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与此同时,深汕特别合作区拓展区也成立了,深汕特别合作区拓展区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连接处,由海丰县的6个镇组成,按照规定,深汕特别合作区拓展区将由深圳来主导建设、规划以及管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据惠州市住建局等6部门前几天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将“严格执行新购住房三年限售政策,重点片区暂停向区域内拥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坚决遏制投机炒房”。
一则官方文件,让深圳扩容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而作为临深区域的大亚湾,也引发很多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看好大亚湾的发展! 政策利好4月9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
纵观深圳过去40多年的发展经验路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是深圳成功的最大法宝,新时代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节点上,深圳应该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时刻保持“深圳是否又走在徘徊的十字路口”这样的发问。
现象:西部楼市以南山为首,成交火热;东部却哑然熄火,楼市不温不火?故事要从2015年深圳全面普涨说起,在2015-2016年这一轮中,东部的龙岗、坪山涨幅并不比其它区域差,特别是坪山,从2015年以前的1万多,变成了现在的3-4万,翻了一倍多,确实让之前瞧不上的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