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子晚报群发两封邮件侮辱同事 被判公开道歉并赔偿5000元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润萱 记者 万凌云)都说流言猛于虎,在职场中,这种造谣诽谤所带来的杀伤力是巨大的,不仅会造成个人名誉损失,甚至会影响个人发展前途。
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姝)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业主群内因发表不当言论而产生的名誉权纠纷案,法院判决双方互相赔礼道歉。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黄某与白某居住在同一小区,均加入了业主群,事发时群内共有300余人。
新京报讯(记者 左琳)仅仅转发网络上的帖子,未歪曲帖子内容或者添加主观评论,这种行为有可能侵犯他人名誉权吗?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了李某诉侯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法院认为,侯某未尽应有的注意义务,转发了有关李某的否定性不实言论,造成帖子影响进一步扩大,侵犯了李某的名誉权。
女子不满美容整形手术效果在网上吐槽曝光美容机构被起诉侵犯名誉权需要担责吗?近日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案情回顾12020年9月4日,蒋娟娟(化名)在湖南株洲市天元区长江北路的某美容机构花费2.66万元进行了假体隆颏术、鼻综合延长术等。
当被一个拥有30多万粉丝的网络博主盗图造谣,变成用十万彩礼可以随意挑选的结婚对象时,你会怎么做?有这样一群女孩,决定找出藏在网络背后的始作俑者,与那个看不见的造谣者在法庭上对峙,只为证明“造谣不是删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