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袁敏 通讯员 齐鲁6月7日,第19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盛装开幕,在文博会14号馆举办的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发展成就展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特展区内,由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发展中心、洛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非遗之美·大师手造——河洛文化生态
纸做底,棉为胎,绸缚面,施以色,堆成画。3月4日清晨6时,太行山脚下的长治堆锦博物馆早已亮起一盏明灯。57岁的省级非遗“长治堆锦”代表性传承人闫向军正拿着压刀雕琢着他的新作品《国色》。凭借一份坚守与热爱,闫向军赋予这项古老艺术新的生命力,让堆锦跨越百年寒暑,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向元华,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小时候贪玩,走道不不老实,抬脚就能在景德镇的地上踢出个古瓷片来。也许是天赋使然,也许是千年瓷文化的熏染。向元华年轻时就开了天眼,东西对不对,老不老,展一眼心里就有数。古瓷烧制用的什么法门,晚点睡,皱着眉头在床上拧个身,心里也就有了眉目。
视频剪辑:刘明哲6月10日,由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石家庄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多彩石家庄·非遗购物节”主会场活动,即将在石家庄工业遗址公园精彩启幕。
中华全总工会副主席、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匠学文化专委会会长、中国航天特级技能大师高凤林,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郭爱梅,天津市宝坻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庆娟,天津市宝坻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孙雅梅,天津市宝坻区总工会副主席张素营,天津市宝坻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许建平大师和夫人何苏英等领导、非遗大师及社会人士、新闻媒体出席。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文 吉星/摄)栩栩如生的绒花、惟妙惟肖的剪纸、巧夺天工的微型榫卯结构木作……10月18日,为期3天的“致时代 敬未来——现代快报创刊25周年读者节”在南京老门东启动。活动现场,三位非遗传承人组团亮相,用传统非遗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这是蚕丝做的吗?
【来源:昌都市人民政府_部门动态】山海相连 泉洛同心 为全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以文化非遗交流为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进泉洛两地深厚情谊。近期,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永春县非遗传承人一行19人莅临洛隆县,开展系列非遗文化交流活动。
12月6日上午,北京市石景山区石府石非遗传承人高阳将亲手制作的仿制冀钞石版捐赠给黎城县小寨村永久收藏。 这块石版用石府青石雕刻而成,内容是冀南银行发行的面额10元冀币。 仿制的石版长29.6厘米,宽13.7厘米,厚0.8厘米,大小是原始冀币的6倍左右。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陈仑 为了传承铜官窑烧制非遗技艺,长沙“85后”小伙黄皓夫放弃互联网行业,毅然回乡,拜师学艺。六年学习、九年创业,如今黄皓夫已经成为了长沙铜官窑的文化名片之一。“看着原本普通的陶泥在手中重塑,焕发生机,就格外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