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 接诊了一个小伙子,脚底上长了一个小疙瘩,以为是鸡眼,于是去药店买了鸡眼膏来擦,没想到擦了药后,不但没有消失,还陆续长了两三个,其实它叫跖疣,临床上我也会遇到不少朋友老是分不清楚鸡眼和跖疣这两种皮肤病,今天,这篇文章,我将从四个点来区教你区分,文章很短,建议看完。
鲁网5月19日讯 鸡眼和老茧(学名胼胝)均是皮肤由于长期受挤压或受摩擦而发生的角质性增生。鸡眼好发于足趾,病变较为局限,皮损为淡黄色圆锥形角质栓,其底部向上,尖端向下,像钉子一样楔入皮内,表面略高出皮面,外观呈黄豆粒大小,或略大一些,似鸡的眼睛。
脚底长了个小疙瘩,网上一搜图片,发现与鸡眼类似,于是自行使用鸡眼膏或者反复在修脚店修脚,最后未能解决问题,反而导致皮损增大增多了。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很可能是错把跖疣当成鸡眼了。跖疣是一种病毒感染,发生率远高于鸡眼,而且具有传染性。那么,如何对待这些常见的足部问题呢?
“天塌了!!!我本来开开心心在刷视频,看到一条科普说身上长的小‘肉疙瘩’很可能是因为HPV感染了,我就随便摸了摸脖子,居然真的被我发现两个小肉揪!完了完了!”被科普视频吓到整晚没睡好的小安,一大早就赶到湖南妇女儿童医院皮肤科挂了个号。
在繁忙的生活中,双脚承载着我们穿梭于各个角落,它难免会出一些状况。有的问题不容易发现,但有一个常见问题,对不少人会有困扰,那就是——鸡眼。不少人留意到脚上鸡眼,是突然发现脚趾长了个疙瘩,不仅硬,还痛,尤其是走路挤压到的时候。那么,鸡眼究竟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