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河流有一个特点,以珠江流域的西江为主要河流,西江的方向自西向东流,纳贺江、桂江、黔江、红水河、郁江江几条支流,在广东的广州注入大海,其中红水河是正源,几条支流汇入口,多位于广西的中下游,而平陆运河建设的地点,是在郁江的河道之上,只是位于左江右江的下游。
历史上,水运具有速度快、运量大等优势,成为了岭南和岭北交通联系的主要方式。其中,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成为控制岭南和岭北交通的“咽喉”,中原地区主要沿着“湘江—灵渠—漓江—桂江”的路线到达梧州,往东可到达珠三角地区,往西可覆盖岭南西边和交趾,往南到达雷州半岛和岭南西边重要出海口——合浦。
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进攻岭南,然而,由于粮草不继,战事颇为不顺。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史禄修建灵渠,修了五年,公元前214年,终于把灵渠修成了,通过灵渠,粮草补给可以从长江流域,源源不断地运入珠江流域。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8日讯(通讯员 尹辉 欧阳蕾馨)11月25日至26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郭青松一行来湘调研湘桂运河建设发展工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罗恒,副市长唐克俭,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邓扬中参加调研。调研组一行在江永桃川枢纽调研。
湖南地处我国长江中下游中部,处于我国地理第二、三阶梯过渡区域,领域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水网密布,湖泊广布,其中就有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更有诸如长江、湘江、资水、沅江等流量庞大河流流经湖南,造就了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的两湖平原,故而也留下了“两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开凿于两千多年前的灵渠连通长江与珠江水系,惠泽千年。而今被称为“现代版灵渠”的湘桂运河,呼之欲出。8月14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一行到湖南零陵调研湘桂运河。调研组先后来到萍岛、南津渡大坝等湘桂运河重要节点,了解运河线路方案、梯级方案、水资源保障等情况。
湖南省水系发达,有三湘四水之称。在公路铁路兴起之前,湖南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水路进行。湖南通过长江可以连通长江流域各省,通过湘江可以到达粤桂边境,通过沅江可以西进贵州,在很长时期都是两湖地区连结岭南、云贵的纽带。